中文

点亮非洲,点亮希望

中非双方有着相似的命运,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面临着贫困所带来的挑战。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非人民的共同目标、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

“点亮非洲”,带来光明

f6b23c28bc704d069b95b0958efe232b.jpeg

非洲是世界上电力资源最匮乏的地区

非洲是世界上电力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最需要电的地方。电力资源的匮乏,也是非洲摆脱贫困的一大重要障碍。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早在2007年,世界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就联合发起了“点亮非洲”行动。

保利集团总经理助理、保利国际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兴晔接受采访。

中国的保利集团是国内最早投入到此项公益项目中的一个。保利集团总经理助理、保利国际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兴晔接受采访时表示,2012年起,保利集团与埃塞俄比亚水利能源部就先后签署了28,735套太阳能入户系统供货和安装项目,这个项目也是世界银行“点亮非洲”重点项目之一。

保利集团“点亮非洲”项目

项目一共覆盖了埃塞8个州、2个直辖市、50个镇、464个村庄的近三万户家庭,惠及了10多万人。项目的实施,让那些“电能贫穷”的人们用上了家用电器产品,从而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保利集团总经理张振高出访埃塞期间视察太阳能项目并慰问孩子

保利集团还依托现有海外工程项目,开展了包括希望小学援建,活动板房、太阳能水泵捐赠等在内的一系列扶贫举措。

汉能集团研发的“汉伞”

和保利相同,汉能集团自主研发了一把“汉伞”,基于柔性薄膜太阳能技术,依托集成芯片互联,无论日照还是阴天,都能发电。汉能集团也向非洲国家捐赠了第一批生产的汉伞,送到非洲当地的教育机构、贫困地区儿童的手中。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主持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开幕式

2018年5月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了第三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论坛围绕人才培养和产能合作两大领域,发出了成立中非地方政府“职教联盟”的倡议,得到与会嘉宾广泛赞同和积极响应。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接受采访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怡接受采访时介绍,如何帮助非洲缓解青年就业问题,也是对外友协关注的事情。2017年11月,“友·工作——非洲在华留学生就业交流会”在北京举行,52个非洲国家的约1000名留华学生在网上提交简历,300多名在华留学生现场参加活动,66家国有、地方及民营中资企业提供了近500个在非就业岗位。

中国路桥集团“资助留学生”项目

同时,国内也有众多企业致力于非洲人才培养。中国路桥集团,“全额资助留学生”及“培养技术工人”,现已全额资助302名来自肯尼亚、多哥、刚果布、安哥拉等国非洲留学生来华留学。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留学生项目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与肯尼亚交通部及北京交通大学达成协议,3年内计划提供100个留学生名额给肯尼亚,赞助优秀的肯尼亚学生前往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学习。

中建国际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李吉勤接受采访

中国建筑集团大力推动属地化管理,企业内部建立了完善的属地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建国际党委副书记、执行总经理李吉勤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建在非项目的带动率很高,一个中国工人大概能带动2、30个当地劳动力,同时,他们非常注重当地劳动力的技能培养。

从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到2018年,中方将为非洲提供3万个政府奖学金和4万个来华培训名额,并为非洲培训20万名职业技术人才。“点亮非洲”,点亮希望,授人以鱼,并授之以渔!


24小时全国服务热线

0551-62697191